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宿遷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宿遷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工 作 報 告
——2025年1月11日在政協宿遷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馮 巖
各位委員:
現在,我代表政協宿遷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2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市政協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共宿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打造“忠誠、務實、創新、團結”鮮明特質為引領,以提升政協工作質效為支撐,緊扣改革發展大局,緊跟市委決策部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廣泛凝聚共識,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守初心站穩立場,黨的領導得到新加強
牢牢把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
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擺在突出位置,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論述,持續做好深化、內化、轉化工作,不斷鞏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健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引領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委員讀書交流學、集中培訓深入學等常態化學習制度體系,豐富政協大講堂、委員微課堂、“學與商”云課堂等多元化讀書學習平臺,召開市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12次,舉辦各類委員讀書學習活動56場。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市慶祝座談會精神,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理論研討,不斷深化對政協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的信心決心。
旗幟鮮明把牢政治方向。堅持在市委領導下謀劃和推進工作,及時傳達學習市委六屆八次、九次全會精神,結合政協職能研究貫徹落實舉措,堅決做到市委有號召、政協就有行動,市委有部署、政協就狠抓落實。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市政協黨組認真落實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各項制度機制,重大事項及時請示、重要活動及時報告、重點議題及時溝通,政協年度協商計劃、月度工作安排報請市委批準后實施,確保政協工作始終在黨委領導下開展和進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化與黨政工作的有效銜接,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主題舉辦政情通報會,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中注重聽取黨政部門意見,不斷拓展“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工作新格局。
縱深推進政協黨的建設。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五同”黨建工程為抓手,持之以恒推進政協系統黨的建設,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證。專題召開全市政協黨的建設工作會議,落細落實黨建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統籌謀劃政協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扎實推進年度黨建工作50項重點任務,以項目化管理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優化委員臨時黨組織設置,向委員工作室選派黨建指導員,推動“兩個全覆蓋”更加有形有效。堅持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與委員履職服務、機關效能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市委具體辦法要求,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支持市紀委監委派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履行職責,不斷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圍繞中心協商議政,助力發展彰顯新作為
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中心大局深入建言獻策,全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著眼黨政關切深入協商建言。認真組織實施市委批準的年度協商計劃,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提案辦理協商會、界別協商會、對口協商會等重要協商活動52場次。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圍繞推進“強富美高”新宿遷現代化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界別和委員進行大會發言。圍繞“加快科創平臺建設,夯實創新型城市發展根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高質量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促進臨港產業發展”組織主席會議專題視察,圍繞“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組織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聯動視察。圍繞“推進‘小田變大田’”“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完善民族英雄楊泗洪紀念設施”“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管”“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創建”等議題開展對口協商。圍繞制定宿遷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開展立法協商。在省內設區市率先啟動關注森林活動,連續三年聚焦洪澤湖周邊區域一體化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深入調研,精準建言,積極助力“江蘇生態大公園”建設。一年來,廣大委員積極參與各類協商議政活動,形成建議案、調研報告、會議發言等建言成果120余篇,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聚焦改革部署積極獻計出力。緊盯“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發揮市政協改革智庫作用,持續深化與省社科院、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組成專題調研組圍繞相關課題開展“沉浸式”蹲點調研,編發改革智庫專報5期24篇。積極推動智庫建設與改革進程相契合,與市社科聯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年度重點研究課題,形成15篇高質量智庫研究成果,并召開專題建言資政會。圍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聚焦“科技創新助力企業發展”等議題,開展實地調研,組織專家座談,提出真知灼見。依托市政協委員企業家協會,開展“多做貢獻、爭先有我”“國企民企結對幫扶”等活動,走訪調研民營企業230余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9條,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145個,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緊扣重點任務開展民主監督。研究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民主監督的內容、形式和程序,重點圍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構建‘智改數轉網聯’新生態”等建議案的辦理落實開展跟蹤監督,聚焦“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水利項目建設”“《宿遷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等工作開展專項監督,報送民主監督專報6期,提出監督意見73條。深化落實黨政領導同志帶頭領辦督辦重點提案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全員領辦督辦重點提案,有力促進了各承辦單位高效辦理,激發了廣大委員履職熱情。修訂完善提案效能評價實施細則,探索“提案效能+民主監督”等工作模式,提案工作效能持續提升,相關做法在全省政協專題會議上作典型交流。深化運用民主監督“四聯機制”,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口,推動民主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有機融合,助推相關工作順利開展、有效落實。
三、緊貼民心履職盡責,服務群眾取得新成效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關注民生、服務群眾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人民政協為人民。
暢通民情民意渠道。發揮提案服務民生的重要作用,全年立案的358件提案中,民生類提案137件、占比38.3%。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直通車”機制,成立社情民意信息專家組和工作站,開展“我身邊的風險隱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專項行動,全年共梳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986篇,摘報市委市政府6期28篇,選報省政協266篇、轉報全國政協56篇,其中“促進電商優質發展”“消除電動車安全隱患”等信息被省領導批示。常態化開展“主席接待委員日”活動,面對面聽取委員意見、了解社情民意,引導和推動委員進一步密切聯系界別群眾。
辦好惠民利民實事。聚焦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和新一年度項目編排,組織召開專題協商會,重點圍繞教育、就業、養老、醫療、人居環境等領域的相關民生實事項目安排和實施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意見建議45條,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吸收采納。深入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引導委員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捐資助學、法治宣傳、健康養老等公益事業,組織送科技、教育、醫療、文化、法律“五送”關愛服務為民活動36場次,以實際行動踐行履職為民理念。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鞏固深化“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依托基層協商議事室、委員工作室等平臺,組織委員有序參與基層協商活動223場次,推動委員履職向基層下沉,持續擦亮“宿好商”協商議事品牌。聚焦社會關注、群眾關切,呼應全國政協和省政協重點民生議題,組建“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委員工作室聯盟,成立“和園·護航成長”委員聯合工作室,深入開展“青少年健康成長守護”行動,重點圍繞心理疏導、未成年人保護、獻愛孤獨癥兒童等工作,開展專題培訓、關愛服務等各類公益活動40余場次,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添助力、增合力。
四、凝聚人心增進共識,團結聯誼開拓新局面
牢牢把握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這一履職中心環節,充分發揮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切實扛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
深化合作共事。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重要機構的作用,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黨派團體名義在政協發表意見、開展工作做出機制性安排,全年各黨派團體參與政協調研視察活動80余項,在各類會議上發言40余次,提交集體提案36件。設立全省首家政協僑務工作聯系點,舉辦百名僑杰風采展,組織杰出新僑、海外學子“同心筑夢”懇談會,搭建鄉情交流、招才引智和產學研合作新平臺。落實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談心談話等制度,組織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凝聚同心向黨、攜手奮進的強大力量。
弘揚協商文化。圍繞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以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唱響一首政協之歌、開展一輪主題征文等為主要內容,舉辦“七個一”系列活動,謳歌人民政協與國同行的光輝歷程,展示政協委員履職為民的使命情懷,彰顯協商民主的制度優勢。突出政治性、文史性、開放性、藝術性、互動性,充分發揮“和園”協商民主實踐基地的功能作用,依托“和園”議政廳、議事室舉辦協商活動48場次;攜手市委黨校、宿遷學院以及市各民主黨派等,共建“協商文化”教學基地、團結聯誼交流基地、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八大基地,開展“文史館里學黨史”“模擬政協提案”等研學活動36場次,接待參觀考察1.5萬人次。
注重文史育人。扎實做好政協文化文史工作,組織開展對大運河建設保護“三親”資料以及順山集文化、民族英雄楊泗洪等重要史料的征編、研究和宣傳,《宿遷政協志》編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圍繞“弘揚工業文化,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舉辦第五期黃河故道文化研討會。依托界別活動月、委員讀書群組等載體,常態化組織委員讀書學習,推動“讀書+履職”深度融合、相互賦能。放大文化文史功能,開展“守住根脈 薪火相傳”優秀歷史文化、詩詞楹聯文化等主題宣講活動18場次。依托政協書院、政協書畫院,舉辦“和園讀書匯”10期、“和園雅集”藝術展11期,促進以文化人、以德潤心,助力美麗宿遷建設。
五、錘煉匠心實干篤行,工作質效實現新提升
堅定不移推進委員履職能力和政協機關效能建設,縱深開展“質效提升年”活動,不斷夯實政協履職基礎。
創新舉措激發潛能。圍繞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制定實施委員履職“精微行動”,出臺履職指南,健全履職考評體系,優化“數字政協”系統運用,引導委員做好“委員作業”,不斷激發委員履職活力。健全委員學習培訓長效機制,舉辦2期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創新開展優秀政協委員、示范委員工作室、改革創新案例等評選,廣大委員履職盡責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增強。深化“政在協商”融媒傳播行動,在中央和省級媒體刊發新聞50余篇,多維度展示委員履職風采、講好宿遷政協故事。
聯動協作增強動能。加強與全國政協、省政協聯動履職,配合全國政協調研組圍繞“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直播電商行業健康發展”等主題開展調研;承辦全省政協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工作座談會、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年度主題研討會等活動;深度參與省政協“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助推美麗江蘇建設”等各類協商調研活動,在省政協議政平臺上發出宿遷聲音。參加黃河明清故道沿線城市政協聯席協作會議、淮海經濟區政協文化文史工作協同合作座談會,積極宣傳推介我市相關經驗做法。加強對縣區政協工作的指導,召開全市縣區政協工作交流會,積極開展聯合調研、聯動協商等活動,有效提升政協工作的整體合力。
強化保障提升效能。高標準做好“全員入委”工作,形成“專委會+界別”雙向聯系、雙重管理的委員履職新機制。密切專委會與對口部門、界別的經常性聯系,積極組織界別委員開展視察協商活動,增強履職合力,提高履職質效。大力弘揚團結奮斗、讀書學習、調查研究、開拓進取、真抓實干之風,縱深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實干型、和諧型“四型機關”建設,組織開展年輕干部“導師領航”結對培養活動,全面提升機關干部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水平。去年4月,全國政協胡春華副主席到宿遷考察調研,期間專程看望市政協機關干部,并先后對我市政協“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服務基層社會治理”“集成建設協商民主實踐基地,聚力打造政協工作創新龍頭”等工作給予了批示肯定。
各位委員,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中共宿遷市委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部門、各單位以及社會各界熱情幫助的結果,是政協各參加單位、全體委員和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協常委會向所有關心支持政協工作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和為政協事業作出貢獻的各黨派團體、廣大委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政協履職成果轉化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凝聚共識的平臺載體和方式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創新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這些問題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2025年工作意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市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緊密結合“四個走在前”“四個新”“4+1”等重大任務,牢牢把握“省內作出更大貢獻、全國奮力爭先進位”目標定位,把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工作主線,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把“創新突破年”作為年度主題,擔當時代責任,積極創新作為,為“強富美高”新宿遷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一、聚焦政治引領,以更高站位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十個堅持”的科學內涵,在履職實踐上找準方位、抓住重點,在“加強和改進”上創新突破、擔當作為。健全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的學習制度體系,依托政協大講堂、“數字政協”等載體,引導委員和機關干部在學習中不斷提升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能力。充分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謀劃重點履職活動,嚴格執行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始終在黨委領導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大力推進黨建理念和方法手段創新,縱深推進“五同”黨建工程,不斷拓展“黨建+履職”有效路徑,優化制度機制,規范組織生活,形成抓黨建、促履職、帶全局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主責主業,以更強擔當服務全市改革發展大局。全面對標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決策部署,圍繞“堅決打贏打好‘十四五’收官之戰”,精準選題,精心調研,精細協商,在服務改革發展大局中展現政協擔當作為。圍繞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等重大課題,聚焦攻堅千億級產業、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鞏固提升現代農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美麗宿遷等議題開展形式多樣、務實高效的協商活動;圍繞制定宿遷市消防條例開展專題立法協商;圍繞夯實創新型城市發展根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建議案辦理以及安全生產、生態環保、民生實事項目落實等工作開展民主監督;圍繞培育壯大“新農人”隊伍、重要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發展零工市場、建設“無廢城市”、推動職業教育更好服務產業發展等主題開展深度調研,進一步提高建言的靶向性和含金量。統籌推進提案效能和社情民意信息質效“雙提升”,以高質量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
三、聚焦機制建設,以更大力度推進協商民主創新實踐。認真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協商民主機制”的部署要求,圍繞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推動政協工作與時俱進、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大力推動政協協商與其他協商渠道的協同配合,創新協商平臺載體,培育協商民主文化,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協商工作規則,改進協商議政形式,拓展協商渠道范圍,不斷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優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持續做優“三聯三促”特色品牌,高質量建設委員工作室,推動委員更好聯系、服務、團結和引導群眾。堅持從制度機制層面抓好“和園”協商民主實踐基地以及市政協“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智庫、委員企業家協會、“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委員工作室聯盟等平臺載體的規范化建設,在提升履職效能中更好彰顯政協擔當作為。
四、聚焦強基固本,以更實舉措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新要求,抓機制強規范、抓隊伍促管理,不斷夯實政協事業發展基礎。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健全完善委員學習、管理、培訓和服務制度機制,做好委員履職情況統計、評價等工作,持續激發委員履職熱情。充分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深化“全員入委”工作,完善任務清單、目標推進、考核管理等機制,不斷提升專委會履職效能。全面加強“四型機關”建設,著力打造高效團結、擔當有為、勤廉并重的機關干部隊伍。深入推進“一委一品”“一界一特”“一縣一業”創建,推動政協工作活力更足、質效更高。健全完善市縣政協聯動履職工作機制,形成齊心干事、協力成事的生動局面。
各位委員,同志們!團結凝聚力量,奮斗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宿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接續奮斗、勇毅前行,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新局面,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